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第1/2页)
李密此人的身份也是关陇集团贵族出生,他是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 公元617年,李渊在山西太原起兵了,起兵的第一时刻,马上把那条曾经他避之不及的预言拿来包装自己。 而他是怎么理解的呢?他引导大家将“桃李子”中的“李”解释为自己的姓“李”,而“桃”就是谐音“陶”的意思,然后再与自己的爵位“唐”结合起来就是“陶唐古国”,而陶唐故地就是他起兵的太原。 最后勿浪语中的“浪”又解读为“渊”。 很好很好,一句谶言,各自表述,大家都按自己的想法来,解释权都归自己。牛啊~】 天选之人! 李密:正是在下。 李渊:巧了,我也是。 第93章 啊这…… 许是虱子多了不怕痒,李渊这会儿已经躺平任嘲笑了。 没关系,儿子世民说得对,反正天下在我手,优势在我,被嘲笑两句又能如何。 【话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谶言也就变成了李密、李渊两人各自的舆论包装。 当然这都是后话啦,我们继续说回李渊被隋炀帝派去山西平叛的事情。 平叛平叛,隋朝已经民心尽失,这个叛乱要怎么平? 李渊思来想去,觉得直接以武力镇压这样的行为只能镇压一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于是他采取了完全不一样的平叛政策,以招安为主,镇压为辅,先礼后兵,所经之处便示以宽仁、贤至归心。 李渊的做法既仁慈又威严,能让那些本来就只是为了有一口饭吃的平民百姓集结而成的反贼感到李渊的仁善又能压制他们,使得他们不敢做乱,得寸进尺,恩威并用,不外乎如是了。 这样的平叛手段卓有成效,百姓反贼见李渊不计前嫌还善待他们,纷纷倒戈相向。 而隋炀帝杨广这边看到李渊做得不错,非常高兴,于是便直接任命他为太原的留守。 所以太原就是隋炀帝杨广给李渊送上的创业大礼包,太原此地可是有大粮仓的,《旧唐书》中记载,李渊曾用“食支十年”来形容太原粮仓的丰足。 “及义兵起,寂进宫女五百人,并上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也就是说李渊在太原晋阳积累了自己以后起兵的物资。 既然物资已经有了一些,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该招收兵马了?但是招兵买马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根据隋朝的律法,想要募兵的话是必须要有皇帝的批准。】 李渊听着天幕所讲,施施然道:“当年,杨广也并非全然信朕,否则也不至于朕的身边还有眼线。” 这话说得,当时隋炀帝杨广基本上就没什么可信任的人,否则怎么可能让这个“李”姓的他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