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669【成舍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69【成舍我】 (第4/5页)

引进了一整套西方管理方式,并且还结合中国情况进行改变。在经营管理上,成舍我比史量才、张季鸾都更高明,可惜他总是因为触怒当权者而倒霉。

    比如成舍我现在要创办《立报》,简直堪称办报的经典案例。

    他首先做市场调查,在上海最大的报纸零售市场——闸北火车站蹲守,发现两个字的报名最吃香,比如《申报》。而四个字报名的报纸,售卖者在叫卖时喊得很少。因为火车站往来匆匆,名字越短就越好喊、越好卖。

    于是成舍我给自己的新报纸取名《立报》,两个字。

    紧接着,成舍我又发现上海报纸市场已经被几份大报占领了,他根本就接不到广告。于是他又在《新闻报》登广告说,自己的《立报》日销不满十万份,就永远不接广告,从此专心打造新闻内容。足足亏损了半年,《立报》销量居然达到5万份,他越不接广告,商家就越是主动上门求打广告。

    成舍我感觉时机已到,然后刊登声明,宣称《立报》日销已经破十万,瞬间扭亏为盈,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上海排名前三的报纸。

    这简直就是奇迹,上海是民国最繁华的城市,而报纸市场份额又早被瓜分了,成舍我居然用最短的时间硬生生杀出血路。

    如此人才,周赫煊很想招到自己麾下,他说:“成先生,我认为上海不是个办报纸的好地方。”

    “周先生说笑了,”成舍我乐道,“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报业市场。”

    周赫煊说:“两三年之内,日寇必然入侵上海。到时候,成先生的一番心血,全都要化为乌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