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节  (第2/6页)
   没错,水军学院的山长正是自安南班师回朝之后便卸任大元帅之职的朱能。    朱能用一百个名额,了结了陈堪献上的平安南之策的情分。    虽然平安南的首功仍旧是陈堪,但怎么赏那便是朝廷的事情,和他朱能再无关系,他朱能也不再欠陈堪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盛庸终究还是如愿以偿的留下了千载美名,他在攻占升龙城之时,身先士卒带领大军攻城,最终战死在升龙城下。    朱棣念了几分情分,最终没有对历城侯的家人赶尽杀绝,只是收回了盛庸的爵位。    从四千人里选出一百人并不难选,甚至快得超乎所有人预料。    只是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场中便只留下了最强的一百人。    无他,这种一步登天的机会谁都想要,动起手来自然不会有人留手。    大家都下重手的情况下,决出胜者自然快。    立身于教场之中的一百人志得意满,其他的将士则是躺在地上痛得满地打滚。    当然,大家终究是生死袍泽,所以倒也没有人下死守。    受伤的将士们只需要休养几天便能恢复如初。    陈看给站在教场之中的一百人发了路费,又发给他们身份铭牌,便让他们上路了。    陈堪还要留在北京等消息,自然是不可能和他们一起走的,将士们也没有多说什么,领了路费和身份铭牌,便收拾好衣衫结伴南下。    除了换洗的衣物之外,他们没能带走任何一样东西,不管是战马还是兵刃铠甲,那都是属于三千营的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