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招兵,招安。  (第2/5页)
授田凭证,一出手就是十五亩水田。    同时每服役满两年再加五亩。    另外每年再给五两银子的军饷。    这样的待遇,连罗远山这样的黑社会头子都心动。    更别说是他手底下那些在码头做苦力的劳工了。    来到南洋的华人劳工能够赚到的工资要比内地多一些。    但是一年下来也很难超过三两银。    以巴淡岛的码头工为例。    哪怕是最强壮的工人。    每天都能接到活计的情况下。    每个月也就两三百文——就这还是要比内地赚得多。    在内地给地主家做长工,一年也就一千多文铜钱。    折合一两多一点的银子。    所以只要朱道桦舍得给钱。    招兵是很容易的。    而且他也不担心兵源的质量——这些码头工人的质量再差,也要比西方那些把地痞流氓之类的都拉上战场的兵源质量要好吧?    在欧洲的时候。    朱道桦就已经深入了解了当前的西洋军学。    军事家当然是算不上的。    但是也不是门外汉。    而且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西洋军队强大的精髓——军官培养!    如果说。    军事指挥这件事。    在东方更多的是靠军事将领的天赋的话。    那么在西方。    这件事情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门严谨的科学。    一名军官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