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文庙内的无字碑  (第2/5页)
    当一名老先生走入讲堂后,发现一群书生闹哄哄的,眉头不悦地蹙起,拿起讲台上的惊堂木,重重一拍。    顿时,喧哗的讲堂,立刻安静了下来。    “身为文院学子,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老先生面无表情地道。    老先生名叫曲文渊,是文院三大儒学大师之一,德高望重,气度威严。    “见过夫子!”    一群书生对曲文渊恭敬一礼,纷纷坐回位置上。    坐在最前方的一名唇红齿白的少年,取出一张字帖,解释道:    “夫子,我们在欣赏一首新诗,因为写的太好了,我们太过激动,一时有些忘乎所以。”    曲文渊淡淡地道:“我辈读书人,胸中需有静气,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难道你们圣贤书白读了吗?”    “夫子教训的是!”众书生惭愧地低下头。    “夫子,这首诗您要不要看看?写的极好,足以流传千古。”    唇红齿白的少年,目露希冀地看着曲文渊。    曲文渊暗暗摇头,道:“你们功底还是浅了,能流传千古的诗句,那都是世间少有!不是随便什么诗就能流传千古的。”    说着,曲文渊漫不经心地接过字帖。    虽然众书生对字帖上的诗赞不绝口,但他却并不看好。    因为诗词与文章不同,最重要的在与灵气。    唯有充满灵气的诗词,才会引起共鸣,从而千古传颂下来。    在曲文渊看来,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